普洱茶亮的特性指标「普洱茶的色泽特点」
普洱茶百科 2023-11-20 20:52:28 0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普洱茶亮的特性指标,以及普洱茶的色泽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普洱茶保塘有哪些特征_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怎么通过叶底辨别普洱茶的好坏
『如何通过叶底辨别好茶,你需要知道这7点!(干货)』
普洱茶的叶底能够提供很多参考信息,比如年份、仓储、产地等,本文就和茶友聊一聊该如何通过叶底辨别好茶。
但评判一款茶,必须综合各个方面的特征,千万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就下定论。
在评判茶时,很忌讳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断章取义,只从某个片面的特点就判定一款茶的好坏。其实茶好不好,最关键的还在于入口的味道让不让人喜欢,喝了以后能不能促进身体健康。
1、相同的茶,存储地区不同,叶底不同先说生茶,生茶的叶底,能结合仓储地点大致推测出年份。
以南茗佳人2007年生茶《岁时》为例,至今已有11年陈期昆明干仓存储的茶,现今叶底转化为黄褐色。
▲至今11年陈期的《岁时》叶底
由于昆明气候干燥,转化相对较慢,如果是存在广州,十年的生茶叶底色泽以褐色为主。
▲至今11年陈期的《岁时》茶汤
2、相同的茶树,采摘时节不同,叶底不同要想从叶底看出更多信息,需要“博览群茶”的功力,我和你说古树茶春茶的叶底比夏茶秋茶叶底肥厚,你没见过秋茶叶底,对秋茶叶底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也是白搭。
▲南茗佳人景迈500年秋茶叶底
如果同一茶区的春茶秋茶叶底放在一起,会发现春茶叶底更加肥厚,其叶梗的长度要小于秋茶;
▲南茗佳人景迈500年春茶叶底
秋茶叶片略薄,充分泡开之后依然显的单薄细长,并且不如春茶粗壮饱满。
▲南茗佳人景迈500年秋茶叶底
3、马蹄脚和是否是古树茶,没有必然关系也有茶友在掌柜的私人微信(6480348)上询问:马蹄脚是不是判断古树茶的依据?
答案是:不是,古树茶是会出现马蹄脚,但并不是有马蹄脚的就是古树茶。
马蹄脚实际上是破坏性采摘方式造成的,茶农采摘时采摘不规范,直接一把扯下叶芽,就会连叶梗连接处的枝桠一起扯下,就会出现马蹄脚。
不论是古树茶还是台地茶,只要采用这种采摘方式,都会出现马蹄脚。
且这种采摘方式,对古树茶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被扯断的枝桠处来年不会再发芽,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极其难采摘的古树茶身上,茶农才会采取这种方式。
所以说,马蹄脚不是判断是否是古树茶依据,只是马蹄脚在古树茶上比较多见,如果有人采摘小树茶时也采用这种拉扯式的方式,一样会出现马蹄脚。
▲图为采摘不规范而出现马蹄脚
4、叶片特征明显的茶区,可以通过叶底判断对于极少数叶片特征明显的茶区,看叶底也能够辅助判断是否这个山头的茶。
比如说昔归茶,在临沧大茶区中,昔归茶的叶底色泽更偏向于墨绿色,色泽较深,边缘锯齿明显,叶片偏细长;
而冰岛茶叶底叶片稍稍椭圆,锯齿不如昔归茶明显,色泽没有昔归茶深;
▲2017年冰岛古树茶叶底
再比如景迈的古树茶叶片大而偏椭圆,锯齿圆润,色泽偏黄绿。
▲南茗佳人景迈500年春茶叶底
5、叶底的柔韧度和弹性,也是判断普洱茶后续存储价值的指标之一如果同年份同山头的春茶和秋茶对比,春茶叶底捏在手里会感觉韧性比秋茶好;
十多二十年的茶,叶底捏在手里不容易碎、还有弹性,至少说明还有一定存储价值和转化空间。
▲至今11年陈期的《岁时》叶底依旧保持良好韧性
如果冲泡十泡之后,叶梗部分依然像是没有完全泡开的模样,并且细瘦有皱褶,十有七八(不是全部)是雨水茶(夏茶),如果再结合口感淡薄水味重而且寡淡、香气弱,基本可以确定是雨水茶。
如果叶底可以看出明显的糊点,多半是炒茶时锅温太高而且不均匀导致;
叶片边缘或者叶梗出现红色,则是采茶之后鲜叶没有及时摊晾,被捂了一段时间导致。
▲叶梗发红的叶底
6、古树茶芽叶不一定比台地茶肥壮有茶友问是不是古树茶的叶片芽头要比台地茶肥壮,其实不然。
古树茶和台地茶对比,叶片肥厚度可能相似,但芽尖部分古树茶反而精瘦;
台地茶则更加肥壮,但古树茶芽头部分捏在手中韧性比台地茶好,不易捏烂,有些台地茶白毫密布,芽头看起来肥厚壮硕,喝起来滋味却不怎么样。
▲南茗佳人2018年《巴达山》古树春茶叶底
从叶底区别古树茶和台地茶,可以从叶脉区分,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脉对数少,古树茶主侧对脉对数较多,而且古树茶的叶脉更加明显,这在同年份两种茶同时对比的情况下容易看出来。
7、同一饼茶叶形不同,未必是拼配也有茶友问同一片饼上出现不同叶形,是不是就是不同山头茶拼配?
这种判断不科学,一片叶子从芽到完整的叶片定形,每一个阶段的形状都可能不一样,我们采茶时是在叶子尚未长成前就采下,从幼叶到成叶,有的是先长成小圆叶,再慢慢变尖;
有的则是先变尖,再慢慢变宽,这就导致从这个方向判断的误差很大,所以说,叶底只是一个辅助点,要判断一款茶好不好,单凭叶底是不够的。
叶底能够提供很多信息,但如果单看叶底就下定论,其中的误差是非常大的。
要判断一款茶的好坏,要结合汤色口感、仓储、冲泡方法等等因素来辨别,仅仅依靠叶底就做出判断,只能说是一种尽可能的大范围的经验估计,不能百分之百准确。
文章来源|南茗佳人,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叶底、以及普洱茶选购、甄别知识,可关注今日头条【南茗佳人】,或微信公众号:nmjrcha
如何识别茶叶的档次
西晋杜育煮茶:煥如积雪。
唐代陆羽煮茶:皤皤然若积雪耳。
宋代林逋:箸点琼花。
明文必正:浅瓯吹雪试新茶。
见雪花乳花琼花必是极品茶。
宋徽宗《大观茶论》:茶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胜灰白,灰白胜黄白。
纯白:极品茶。
青白:二等茶。
灰白:三等茶。
黄白:四等茶。
巴达山普洱茶口感特点
巴达山普洱茶的品质特征优秀,条索黑亮紧结,汤色橘黄透亮,口感似布朗山茶区茶汤,苦涩明显,汤中带甜,回甘生津快且持久,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等香气,耐泡度高。在普洱茶业界中口碑很好。
普洱茶等级的区别
普洱茶分为生茶、熟茶,级别从特级倒10级,一共12个等级。
生茶:分为特级、二级、四级、六级、八级、十级,等级越高嫩度越高。
熟茶:分为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等级越高,条索饱满显金毫。
72222普耳茶的内飞是什么
72222普耳茶是一种古老的中国茶,它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内飞。普耳茶的内飞即其拥有的特有成分(如芳香、味道、色泽等),这些特有成分是由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多年的酿造工艺所形成的,是普耳茶特有的特征。普耳茶的内飞主要体现在它的芳香、味道和色泽上。它的芳香比较清新,味道较甘甜,色泽也比较淡雅,而且它的芳香和味道都比较温和,不会太刺激人的舌头。普耳茶的内飞使它具有独特的特点,使它成为中国传统特色茶之一。
普洱茶国际标准定义
一、国标定义下的普洱茶
现行普洱茶国家标准定义(GB/T22111-2008):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若按照加工工艺及其品质特征来说,普洱茶可以分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
一大段的让人记不住,这里可以重点记住几个关键词,如“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特定加工工艺”,“具有独特品质”。
二、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经由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即晒青毛茶,后继续将晒青毛茶高温蒸,再置入固定模具定性,晒干后制成紧压(饼、砖、沱)茶品;
外观:普洱生茶茶饼多呈墨绿色,部分呈黄红色,芽头多显白色;
汤色:冲泡后,汤色多呈黄绿色,明黄色,部分呈栗红色(一般是老茶)。
滋味:不同茶品口感不同,多有回甘生津,汤汁柔滑之感;
叶底:叶底多呈黄绿色(或绿黄色),鲜活,有韧性;
功效:普洱生茶性寒,可提神醒脑,梳理血管,涤荡身心。
三、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制作工艺:经过晒青毛茶后,进行人工渥堆发酵,即为散熟茶,再经过蒸、压定型,成为熟茶紧压茶。
外观:普洱熟茶茶饼多呈红褐色,或者黑色,有些芽头显暗金黄色;
汤色:冲泡后,汤色多呈栗红色,酒红色,甚至酱油色;
滋味:不同茶品口感不同,多有汤汁粘稠,滋味醇和;
叶底:叶底多呈褐红色,显乌润。
功效:普洱熟茶性温和,可养胃、护胃。
OK,关于普洱茶亮的特性指标和普洱茶的色泽特点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洱茶的软文_普洱茶的软文营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普洱茶红印黄印绿印蓝印_红印绿印黄印蓝印茶哪个好

生茶和熟茶哪个好_生茶和熟茶的区别

普洱茶揉捻对品质的影响,什么普洱茶最好

普洱茶的味道像什么意思,普洱茶喝起来什么味道

普洱茶熟茶老茶头功效,普洱茶可以隔夜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