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通向世界之路

综合百科 2023-11-20 17:34:34 0

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茶坐其间。四月是品尝春茶的好时候。一口清澈的茶汤,凝聚着人们对春天永恒的热爱,也凝聚着会泽各方千年文明故事。

一杯茶通向世界之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原产于美丽的川滇山区。是睿智的古人从繁茂的草木中选择了茶叶,从此开始了种茶、制茶、品茶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茶承载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跨越了无尽的山海,促进了各民族与茶为友,与茶结缘。正如日本思想家冈仓天心所说:正是在茶碗中,东西方互不相同的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彼此。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

自从陆羽诞生于世,世人就互相学习春茶。

根据唐代茶仙陆羽的说法,中国喝茶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品尝草药并教人们如何烹饪。云南民间拜诸葛亮为茶祖。据说当年他征服孟获时,用茶治好了蜀兵,使茶之美为世人所知。事实上,在唐朝以前,茶叶的产地、产量和运输条件都极其有限。只有南方少数产茶区曾经以茶润嗓,或者一些标榜简朴的贵族以茶代酒。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茶是陌生的,喝茶也不是享受。相传东晋时有个士大夫叫王蒙,爱以茶待客。客人苦不堪言,每次上门都会抱怨今天有水。之后又有一位南方书生,名叫王肃,因嗜茶而得名漏(即破杯)。没想到几年后他投奔北魏,降职茶为酪奴。这个时候,据说土耳其人已经在北部边境地区以茶易货了,但总的来说,由于生产和运输的限制,吃茶在这个时期还是一个非主流。

到了唐代,茶叶的种植规模和产量急剧增加。得益于水运改革,南方的茶叶大量沿运河北上,北方人对茶叶有了全面的认识。尤其此时禅宗盛行,禅修者推崇头脑清醒,惧怕困倦。因此,具有提神奇效、享有熬夜之美誉的茶,成为僧人、学者出席、谈禅不可或缺的伴侣。也有人把茶和禅宗创始人达摩联系在一起,说达摩法师发过誓九年不睡,然后割下眼皮扔在地上。于是,门派首领制作了茶树,帮助他如愿以偿。

俗话说,当你赶走了烦恼,你就能在睡觉的时候看到茶的力量。几百年后,在荷兰,莱顿大学的庞德戈教授为东印度公司进口的中国茶做广告,他还注重称赞茶能提神醒脑、健脑益智,尤其是能征服人类的敌人——睡魔。俄罗斯贵族起初喝茶是为了防止他们在弥撒或杜马会议时打瞌睡。在这些精英的热情推荐下,喝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