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盛行什么茶法「唐代人谈种茶之法」

综合百科 2023-09-19 11:53:22 0

人工栽培茶树的方法,只在唐代有记载。鲁豫是第一个卷入其中的人。唐末五代时期,韩、鄂对此谈得比较详细。

唐代盛行什么茶法「唐代人谈种茶之法」

茶是一种生长多年的木本作物。鲁豫说,地上,有烂石头。砾石土生于中部,黄土生于底部。【33】种茶的土壤是腐殖质多的酸性土壤,疏松的土壤最好;其次,茶叶可以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红壤和丘陵地区的黄土中。茶树种子被播种和繁殖。每年农历第一个霜降前后,采摘成熟的茶籽,阴干去壳贮藏,以便适时播种。如何播种?他简单地提出,方法就像种瓜,三岁就可以摘了。没有具体的种植方法。

在鲁豫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社会生产实践,经验更加丰富。韩和鄂详细地谈了茶树的种植方法:

种茶:2月中旬,在树下或北方阴凉处开坑。它周长三英尺,深一英尺。它是用粪便和泥土烹制的。每个坑种六七十粒种子,土一寸厚。它是被迫种草的,所以不允许割草。两尺之隔,一面种,旱稻浇。这东西怕太阳。它可以种植在桑树或竹子的树荫下。两年后可以用尿、散粪、蚕沙治疗,但不能太多,怕嫩根。大概,一山中间有个陡坡。如果是在平地上,就要沿着河岸开沟起垄排水,涝根就会枯死。三年后,每户收茶82斤,每亩算240户,计120斤茶叶。茶还没开。宜种麻、粟等。四面八方。收集茶籽:成熟后,收集茶籽与湿沙混合,放在篮子里,盖上草,如果没有,2月前不能冷冻。[34]

韩介绍了穴播茶树法,讲了种子保护、耕地选择、施肥、播种、栽培、追肥、收获等几个重要环节。特别谈到了适合种茶的地方。或在树下,或在北方的树荫下,或在桑树下,或在竹子的树荫下,或在一山的中间。如果地面平坦,必须在两边挖深沟、垄来排水,涝根就会枯死。这是因为茶树的生长需要一个高温,但又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尤其是幼小的茶苗,经不起高温的阳光照射,所以最好在北阴或树荫下播种。茶树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并不适合水分较多的土壤,所以排水不畅的低洼平原地区并不是茶树的天堂。宜走半山腰的陡坡。这种坡度较缓的山,既能排水顺畅,又能保持水土,防大风,防止大风损伤嫩芽。因此,中国南方广阔的丘陵和山坡是茶树理想的生长环境。宋代赵《北苑别录》也说,茶恨水,宜肥坡,宜荫行。可见唐宋人对茶树的认识是一致的。直到近代,中国国内茶区的分布依然如此。